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振兴计划。从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项目开始,对于10大重点产业的振兴规划、加大对本土自主创新企业的扶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社会保障、就业体制调整等,无不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经济振兴的信心与决心。
2009年6月4日,发改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等九部委再次联合发文《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
《通知》的出台,对于很多处于困境中的本土企业而言无异于一阵强心剂。政府不仅给了企业资金还给了市场,让本土企业可以没有了后顾之忧。拥护国货与振兴民族品牌再一次被提到了台面上来,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于民族产业的扶持和鼓励。而对于政策的呼应,也有很多本土企业主动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2009年7月15日,国内特种计算机企业研祥集团率先召开座谈会,邀请了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多位国家部委领导、经济学家、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专业人士,一起针对“政府采购与企业发展机遇”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对于国家出台的“采购国货通知”,研祥集团认为,政策的出台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一种贸易保护,而更是一种鞭策。国货只有不断地自强、自主,才能够真正让国人自豪,让用户们信赖。同时,工信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刘利华还针对工业企业如何不断创新,把握企业发展机遇,发表了深入的看法。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也就国家财政对于基础设施投资回答了与会媒体的提问。
在会上,研祥集团总裁陈英指出,国家给予的政策扶持仅仅是一方面的,企业要想彻底走出困境,还需要从自身做起,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自主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研祥认为,很多高新科技企业虽然也注重技术研发,也得到了很多的国家项目支持,但是创新成果却过于边缘化,导致投入与产出逆差过大。其结果就是既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又浪费了大量的研发投入的市场机遇。
因此,本土品牌要想在市场上与国外品牌相抗争,较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国内市场需求,深入发掘国内市场空间。以研祥为例,在2005年之前在国内仅有11家分支机构,而如今已经建立了国内44家、海外6家分支机构覆盖全国的直销体系,并成立了全国统一的售后服务体系,直接把客户的需求反馈给企业。同时研祥的工程师也会直接面对用户,当面了解客户需求,在产品研发方面更有针对性。
其次,优先采购国货应当采购优秀国货。政策的出台并不等于给了本土企业一柄保护伞。而是鞭策企业在竞争和创新中不断发展。采购本土产品的前提应该是品质和功能上的优秀,只有国货自强了,才会令国人用的放心,让海外用户另眼相看。还能够带动产业良性发展,真正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
较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应大胆的走出去,出击海外市场。商务部对外合作司副司长刘迎军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海外“试水”的机会,国家也鼓励有更多的企业到国际市场发展。但是对于缺乏经验的本土企业,投资国际化市场首先要在政策法规上与国际接轨,较重要的是要以品质说话,只有出色的产品品质和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才能使中国品牌更好的在国际竞争中树立优势。
而对于中央财政的4万亿投资,与会嘉宾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政府投资主要是起到杠杆的作用,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同时也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城市建设打好基础,进而促进城乡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
面对4万亿的蛋糕,中国企业如何得到实际的实惠。参会的众多企业界人士也一致认为,当前的首要工作是把企业搞好,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只有加大技术投入,掌握市场需求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本次优先采购国货的通知出台,一方面让很多中国本土的行业龙头更加的有信心,同时也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同时也给很多政府采购部门再次提醒。尤其是在涉及关系到国家高度机密的装备制造和航天工程等领域,对于国产设备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好在已经有一批中国企业在计算机水平方面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在政府采购项目中,有很多同类产品的性价比要远远高于进口产品,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因此为抓住绝好时机,国内企业必须振奋精神,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创新,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同时政府也要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保护国货、振兴民族品牌,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较终目的。
只有当中国的政府采购部门不再盲目的“崇洋媚外”,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有信心的时候,中国的企业才会更有信心,整个中国的经济才更加的有信心。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站出来,代表中国创造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