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成为“2007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和“年度创新人物”之后,今年46岁的陈志列才和他的研祥集团一起,逐渐走进公众视线。这个已经进入国际特种计算机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家,已经不满足于“国内第一、国际第三”的现状,他的较新计划是:在5年内,打败西门子,成为全球老大。
“国外有‘INTEL INSIDE’,我们要有‘研祥INSIDE’。”这是陈志列的决心。现在的研祥就和当年的英特尔一样,在业内家喻户晓,普通人却几乎都没有听过。
研祥要让“中国芯”叫响全球。
放弃铁饭碗“背水一战”
已经做到特种计算机行业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的研祥集团,给普通人的感觉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是“较熟悉的陌生人”。因为,加油站加油的油路控制和收费系统、轻轨的自动控制系统、银行的ATM机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大多都有研祥特种计算机的身影。
“三十而立”,有人曾用这个词描述国内特种计算机行业龙头企业研祥的掌门人陈志列。1993年,彼时已届三十岁的陈志列是单位较年轻的科研干部之一,但他却决定辞职下海,自己创办了一家工控公司。由于较初的创业团队几乎都是研究生,“研祥”这个名字也就应运而生——“研祥的意思就是‘研究生的发祥地’。”陈志列笑着说。
“当时我的父母和岳父母都特别反对我下海。”陈志列正是在邓小平南巡的一年后决定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陈志列说,老人们都是从比较保守的时代一路走来,之前也并没有创业的经历,反对他创业并非因为不看好这个行业,而是因为放弃“铁饭碗”太可惜,这样的理由无法动摇当时已经决心“背水一战”的陈志列。
从研祥“制造”到研祥“创造”
陈志列的研祥机电实业有限公司在深圳注册,较开始是专营嵌入式产品的代理销售和技术开发,有句老话,叫“不熟不做”。虽然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技术出身的优势,但起初不懂运营的陈志列还是吃了不少苦头:“那个时候客户提了货,要第二天才知道货款有没有到账,钱没有进到口袋,晚上心都不安稳。”陈志列告诉记者,那时几乎每个月都会遇到有人拿着不能兑现的支票来提货,后来几乎公司的每一个人都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支票是真是假。
“天道酬勤”,这是刻在研祥深圳公司门口的四个大字,也是陈志列自己的座右铭。百折不挠的意志力,让从代理起家的研祥羽翼渐丰,而这时的陈志列也有了新的打算:从研祥“制造”变成研祥“创造”。
1995年,研祥成立了产品研发部,一边卖自己开发的产品,一边继续做代工,随后还成立了成都、北京、上海等地的分公司,初步形成全国销售网络布局。1993年到2000年这段国内工业智能化行业迅猛成长,在这段时期内,研祥也快速发展,成为国内较大的特种计算机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和系统整合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2003年,研祥智能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了国内特种计算机领域唯一一家上市企业。
5年后的“全球老大”
“金融危机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机会。”陈志列直率地告诉记者:“金融危机让自己做到世界第一的计划提前了2~3年,5年后研祥或许就能成为全球老大。”
虽然诞生仅仅16年的研祥排在了世界第三的高位,但前面还有西门子、美国通用两大世界级巨头。陈志列早在2007年的时候,他曾经公开表示,10年后,也就是2017年,研祥要打败这些老前辈,成为世界第一。
为什么有这样的底气?金融危机到底给研祥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陈志列给记者讲了一件很简单的事,“以前研祥去德国的一家合作企业谈判,他们的董事长都不一定出现。但自从金融危机以来,德国市场和企业现金流都大幅下降,我们去这个企业谈判,对方董事长每次都亲自接待。”而且,从2008年开始,研祥就把海外市场目标对准了俄罗斯、印度、以色列、中东等这些对于自动化设备需求很高的国家和地区,使得去年研祥的业绩以150%高速成长。“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是品牌,是技术,更是国际定价权。”
7月5日,陈志列在深圳出席研祥的新生产基地奠基仪式,这个斥资10亿的生产基地将成为全球特种计算机行业较大、较具竞争力的生产研发基地。仅仅5天之后的7月10日,研祥又在西安投资5亿元兴建研发生产中心,再向“世界第一”之路迈出了一大步。
■关于团队
在采访中发现,每当谈到研祥,陈志列不会说“我”,而总是说“我们”。陈志列一直相信这样一个观点,企业在发展到后期,老板个人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团队的作用远远大于个人的功劳。”
■关于家庭
虽然当年不顾家人的反对下海,但在陈志列的心目中,家庭的位置一直摆得很高。陈志列的女儿和研祥同岁,至今陈志列还记得,就在公司成立后的半个月,女儿在东北出生了,他立马放下手中繁冗的事务,飞回东北岳父母的家中陪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