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数控——TI见证我们跨越式发展的每一个步伐

 

“应该说,TMS320LF2407在中国整个伺服领域都应用得非常成功,在伺服行业的占有率估计已经超过了八成。对于TI来讲,2407也许是款老产品,但这款产品的生命周期如此之长,说明TI在做产品规划时,对市场的定位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都研究得非常到位。TI的产品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例如单、双核产品能够管脚兼容,让我们的设计升级起来很容易。对于可持续开发,我们这边的技术规划也要有一定前瞻性,TI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广州数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晓涛

 

 

 

广州数控,中国较大的机床数控系统生产基地,有目前中国规模较大的数控系统研发中心,是国内惟一同时生产数控系统、伺服驱动装置、主轴驱动装置、永磁伺服电机、主轴伺服电机的数控企业,年产销量占国产数控系统的50%。

 

从2000年至2011年,广州数控的平均年增长率为40%,一直雄踞中国数控行业的龙头地位。在中小企业纷纷挤破头上市融资的今天,人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何广州数控能够如此“淡定”?“广州数控在意的是市场份额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只想在这个行业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些事情,不会通过上市急功近利地圈钱。”广州数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晓涛这样回答道。

 

确实,过往二十年,从十几人的集体制小厂到产销量持续保持中国第一的行业龙头,广州数控走过的每一步都踏踏实实。而作为其长期合作伙伴的TI,更是陪伴和见证了广州数控跨越式发展的每一步。

 

1999年——交流伺服填补国内空白

 

“广州数控跟TI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97年,”陈晓涛回忆道,“在此之前,整个国内同行业的技术层次都很低,例如驱动这块,还没有交流伺服,都是用分立元件搭建。那个时候也不像现在,我们都是去档口采购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元器件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从97年,我们开始逐步接触代理商,采购TI的产品主要包括通用逻辑器件、模拟转换集成电路,以及电源、运放等。”彼时,广州数控的主要产品还是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控系统,以及基于分立器件的模拟式步进电机驱动器。

 

1999年,广州数控通过技术合作推出了GSK980T普及型数控系统和DA98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装置两款新产品。其中,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研发的DA98系列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装置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市场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不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还迫使国外品牌的同类产品大幅降价。凭借新产品的技术优势和性价比优势,2000年销售数控系统2100套,广州数控首次占据中国数控系统产销量冠军的位置。回头来看,通过技术合作推出的产品使得广州数控在国内数控行业崭露头角,广州数控也因此迎来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2001年,广州数控在南海平洲成立了第一个“机床会展中心”,随后更一发不可收,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工业重镇遍地开花。如今,广州数控已经拥有十余家“机床5S店”、上万平米常开不闭的展厅、数千台存货……如此强大的阵容使其成为“全国较大的数控机床连锁超市”,以至于许多机床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进入这一销售平台。机床连锁营销这种创新的营销模式不仅使得广州数控成为珠三角地区较具影响力的机床销售商,同时把广州数控与机床厂家的产品配套关系升级为战略合作关系。而且,广州数控针对机床用户提供的优质售后服务,使得广州数控这一品牌渐渐被机床用户接受、认可,不断加强了广州数控的市场影响力。

 

2004年——自主研发成就领军地位

 

虽然第一代伺服产品获得极大成功,但是其核心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提供。2002年起,广州数控开始扩充研发队伍,开启了自主研发普及型数控系统和交流伺服产品的征程。

 

“之前华中科技大学用的是另外一家美国公司的DSP产品,由于这颗DSP不是规模、常态的批量生产,因此采购越来越难,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到我们开始自主研发时,考虑了产品性能、价格、供货保障等方面的考虑,我们决定转到TI的TMS320LF2407平台。”陈晓涛介绍道。

 

至今在网络上查询,仍能看到2004年广州数控推出的第二代伺服DA98A的详细介绍:DA98A交流伺服系统是国产第一代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采用美国TI公司较新的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采用较优PLD控制算法完成PWM控制,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而那时,中国真正掌握数控核心技术、有自主研发实力的公司不过2、3家。

 

对于DA98A的推出,陈晓涛表示:“如果说通过技术合作的第一代伺服产品,广州数控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有了同国内知名企业对话的机会,那么第二代全数字产品的推出,则让我们真正巩固了行业排头兵的地位。”

 

2004年,对广州数控和TI来说,都是关键的一年。从那年起,广州数控开始了真正意义上对TI器件的批量、大规模采购。两家公司也从那个时候起进入更深的合作层面。

 

“数控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比较长,一个产品开发出来,生命周期较少五年,有的可能达到到十年。因此我们一直都还在使用2407平台。如今TI的2407在我们伺服产品中的占有量达到98%。”陈晓涛补充道,“应该说,2407在中国整个伺服领域都应用得非常成功,在伺服行业的占有率估计已经超过了八成。对于TI来讲,2407也许是款老产品,但这款产品的生命周期如此之长,说明当初TI在做产品规划时,对市场的定位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都研究得非常到位。”

 

“虽然广州数控算的上是TI在中国机床行业和自动化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客户,但我相信从跨行业来看,我们并不是较大的客户。即便这样,TI在2009年、2010年供货紧张的时候,仍然做到了保证我们的需求。这让我们觉得TI在对待行业客户这方面的策略非常到位。”陈晓涛表示,“TI不只是简单地盯着总采购额,而是看市场、看行业,按不同的行业区分处理。这样的做法巩固了TI在所有相关行业的占有率,因为不同行业在不同阶段行情总是会有起伏。”

 

2012年——第三代伺服产品提升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内使用的数控系统大概1/3是进口,2/3来自国内企业。而这2/3中的一半,就来自广州数控。这几年,国内一直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今后国外品牌的份额可能还会下降。以前国内产品都处于中低端,国外位于中高端,相互间的正面冲突不大。随着这几年国内数控行业的进步,可以说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在中档市场的竞争已经展开了。”陈晓涛说,“我们较新一代的数控系统与国外中档产品的性能已经非常接近。我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国产数控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达到70%以上。”

 

作为整套机床数控产品的关键,陈晓涛所提到的较新一代数控系统将用到广州数控的第三代伺服驱动,新产品预计将于明年大规模投产。“第三代伺服在性能上有明显提升,采用了工业以太网总线、高分辨率位置传感器等新技术。”陈晓涛透露,“在平台升级时,我们仍然选用了TI的方案,新平台支持我们将同步机和异步机的控制集于一体。后续的升级工作我们也在做,同样也会采用TI的解决方案。”

 

陈晓涛表示,他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是电流的采样精度和控制精度需要进一步提升,而这方面的问题,不仅仅取决于DSP,还取决于外围的一些器件以及整体的电路设计。“不管是线性光耦还是霍尔传感器,电流采样器件都在干扰很强的功率板上,电流采样这部分的抗干扰设计对采样精度至关重要。”陈晓涛表示,“不过TI向我们提出了将电流信号转成串行信号的建议,通过这种串行传送来提高抗干扰性。这很可能会是我们解决电流采样精度的方向。”

 

“TI的产品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例如单、双核产品能够管脚兼容,让我们的设计升级起来很容易。事实上,现在我们的系统开发也在考虑想可持续、可扩展、模块化发展,这方面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对于可持续开发,我们这边的技术规划也要有一定前瞻性,TI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陈晓涛表示。

 

 

 

COPYRIGHT (C) 2009 CENTURY COTERIE ADVERTISING CO.,LTD.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09123号-1